北京当代翰墨文化艺术院

本院领导

当前位置:首页 > 院士名单 > 本院领导

尹学春

尹学春、女、汉族、浙江人。北京当代翰墨文化艺术院副院长
2024年 9 月18日,获得同心县委宣传部等部门举办的翰墨飘香迎国庆,丹青溢彩颂华夏编织优秀奖。
2024年被评为“吴忠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”
2024年 6 月,获得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标准化研究所,全国职业人才测评中心颁发的技能证书。
2024年9月12日,获得宁夏全区文化馆主办的数字赋能文采研生~2024年高质量文创产品开发和运营培训沙龙证书。
2023年,获同心县同星闪耀全民达人秀编结活动优胜奖。
2023年,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究计划宁夏传统美术剪纸证书。
2024年,获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吴忠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颁发的,助推乡村振兴文化旅游高质高效发展培训证书。
2023年6月获“文化和自然遗产日”吴忠市宣传展示周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培训证书;2023年-2024年,先后在吴忠、中宁、同心县各乡镇培训农村妇女手工编织40余场次,培训人数达4000余人。
2024年10月获得惠农信贷编结作品七一展“一等奖”。
2025年3月被同心县文学艺术联合会、同心县文联聘请为同心县民间艺术家协会代理副主席兼秘书长。
2025年10月获得翰墨飘香迎国庆丹青溢彩颂华夏“编结民间艺术作品展“优秀奖”2025年5月获得第九届中华杯艺术大展“编结特别金奖”
......

详细介绍

      我自幼便对手编产生浓厚兴趣,这份热爱不仅源于家族传统,更是我内心深处对美的追求和表达。在同心县汪家塬小学的时光里,我利用课余时间跟随外公和妈妈学习手编技艺,从简单的编草鞋、打背篼开始,逐渐掌握了编筐、竹篮等更为复杂的工艺。这些手工作品不仅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实用工具,更是我对家乡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扬。

      随着学业的推进,我进入了青铜峡三中读初中,在紧张的学习之余,我依然保持着对手编的热情,继续向妈妈请教,不断提升自己的手编技艺。我会在课余时间,仔细观察妈妈手中的每一个动作,从选材到编织,每一个细节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。我还会在家里反复练习,直到熟练掌握每一个技巧。

      高中时代,这段时间里,我更加深入地学习了手编技艺,不仅掌握了更多种类的手编方法,还开始尝试创新设计,将传统与现代元素相结合,创作出更具个性化的手工作品。我会在空闲时间,翻阅大量的书籍和资料,寻找灵感和创意。我还会与同学们一起探讨和交流,共同进步。     

      大学时期,我继续深化对手编技艺的研究和探索。通过系统学习和实践操作,我不仅熟练掌握了各种手编技法,还开始尝试将手编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,创造出更多元化的作品。

      如今,我已成为一名专业的手编艺人,但我从未忘记初心,始终保持着对手编艺术的热爱和执着。我深知,作为新一代的手编艺人,我们不仅要传承好传统技艺,更要勇于创新,将这门古老的艺术发扬光大。因此,我不断尝试新的材料和设计理念,将传统手编与现代审美相结合,创作出更符合当代人审美需求的作品。回首我的从艺历程,我深感幸运和自豪。幸运的是,我能够在家人的关爱和指导下成长,不断学习和进步;自豪的是,我能够将家族的传统技艺传承下去,并不断创新发展,为这门古老的艺术注入新的生命力。未来,我将继续努力,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艺水平,创作出更多优秀的手工作品,为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
      在成为一名专业的手编艺人的这一路上,从2014年到现在,我有幸参与了多场重要的展演和培训活动,这些经历不仅让我的手编技艺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,也让我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和优秀的导师。2021年,我成立了同心县张家塬乡汪家塬村文化大院,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。在这里,我组织了多次手编技艺的培训活动,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参与。大家聚在一起,互相学习、互相帮助,共同提高手编技艺。2022年3月,青铜峡市各大公司举办了“巾帼心向党 奋进新征程”教编花篮活动。我为参与者提供了花篮编织的指导,大家在我的带领下,完成了一个个精美的花篮作品。这些花篮不仅美观大方,而且寓意深远,表达了大家对党的忠诚和对新时代的憧憬。2023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培计划宁夏传统美术(剪纸)培训班中,我有幸参与其中。这次培训让我对剪纸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,也结识了许多优秀的剪纸艺术家。我们一起探讨剪纸的艺术风格和技巧,分享彼此的创作经验。这次培训不仅让我对手编艺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,也为我提供了一个与同行交流的平台。2023年8月10日,我参加了达人秀。这次经历让我对自己的手编技艺更加自信,也激发了我继续创作的热情。2023年12月10日,我在同心县残联为残疾人进行了培训。看到他们通过学习手编技艺找到了自信和快乐,我深受感动。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美丽的作品,每一件作品都充满了希望和勇气。这次培训让我意识到,手编艺术不仅是一种技艺,更是一种力量,它能够帮助人们克服困难、实现自我价值。2024年1月22日,我参加了宁夏非遗展比赛。这次比赛汇聚了来自宁夏的多位非遗传承人,大家展示了各自的拿手好戏。我带着自己的手编作品参赛,这次比赛不仅让我结识了许多优秀的非遗传承人。我们互相学习、共同进步,为非遗传承事业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。除了参加各种展览和比赛,我还积极参与培训工作,将自己的手编技艺传授给更多的人。后来,我参与了青铜峡安置基地同社区戒毒(康复)学习的手工编织帽培训项目。在这个特殊的群体中,我看到了他们通过学习手编技艺找到了自我价值的体现。他们用心地编织着每一个帽子,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。这一路走来,我不仅收获了知识和技能,更收获了友谊和成长。在未来的日子里,我将继续努力,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艺水平,创作出更多优秀的手工作品。同时,我也将积极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,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

版权所有:北京当代翰墨文化艺术院 京ICP备19002671号-1

客户服务热线:  电话:153 2131 0303  邮箱:bjddhm@163.com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扫码加入


加入本院